一、当无人机遇见 “塞外明珠”:张家口的飞行新场景
在冬奥之城张家口,无人机正以 “科技之翼” 重新定义城市发展维度:
崇礼雪场智慧运维:零下 20℃低温环境中,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巡检雪道冰层厚度,比传统人工效率提升 80%;
张北草原生态监测:无人机群编队飞行,实时测绘草场退化区域,为坝上草原生态修复提供毫米级数据;
洋河新区基建提速:多旋翼无人机每日生成建筑工地三维模型,施工方通过数据对比精准调整进度,工期缩短 15%;
万全农业 “数字农场”:植保无人机在 500 亩玉米地完成农药喷洒仅需 2 小时,成本较传统方式降低 60%。
政策背景:随着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落地,张家口作为国家级低空改革试点城市,正加速释放 3000 米以下低空空域资源,持证无人机可申请 “隔离空域”“监视空域” 等专属飞行权限,解锁更多高附加值场景。
二、张家口企业持证 “起飞”:核心条件解析
(一)硬件门槛:适配寒旱气候的设备升级
抗冻耐风设计:需选用 - 30℃低温环境下续航≥45 分钟的无人机(如大疆 Matrice 350 RTK 张家口定制版),配备防结冰螺旋桨;
数据安全认证:涉及冬奥场馆、军事管理区等敏感区域作业的企业,需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;
适航特殊要求:用于人工增雨、应急救援等特种作业的无人机,需额外通过民航局 “特殊适航审定”。
(二)人员配置:双证加持的 “冬奥标准”
操控员资质:
常规作业:持 CAAC 视距内 / 超视距驾驶员执照(如从事电力巡检需 Ⅲ 类执照);
特殊场景:参与冬奥保障的企业,操控员需通过 “低空数字航路” 专项培训并考核(张家口通航协会定期组织);
安全官制度:年飞行量超 500 小时的企业,需设置专职安全官,持有《无人机安全管理师》职业技能证书(可通过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培训获取)。
(三)流程优化:冬奥城市的 “绿色审批通道”
线上极速办:
登录 “张家口政务服务网 - 无人机专窗”,一键同步至民航局综合管理平台;
材料预审阶段(1 个工作日)可申请 “容缺受理”,允许先提交核心材料(如执照、设备清单),管理制度文件后续补正。
现场核验特色:
针对崇礼、张北等县域企业,民航华北局提供 “上门核验” 服务,减少往返市区成本;
涉及冰雪产业的项目(如滑雪场航拍),可申请 “冬季专项评审”,优先安排低温环境下的实操测试。
证后监管创新:
纳入 “信用分级管理”:持证企业年度安全飞行记录良好,次年可免现场核验;
对接 “张家口低空经济大数据平台”,实时共享飞行数据,自动预警禁飞区闯入等风险。
三、案例直击:从 “持证飞行” 到 “产业升级”
案例:张家口某冰雪科技公司
痛点:2022 年冬奥期间为国外媒体提供航拍服务时,因未持证被限制进入核心区,错失千万级订单;
破局路径:
① 设备升级:采购 4 台具备 5G 图传功能的无人机,加装北斗定位模块(符合冬奥安保要求);
② 人员特训:6 名操控员参加 “冬奥无人机保障专项培训”,获取超视距(BVLOS)操作资质;
③ 政策借力:通过 “张家口低空经济产业园” 入园企业绿色通道,15 个工作日完成全流程审批;
成果:2023 年成为崇礼多家滑雪场指定航拍服务商,同步承接北京冬奥会遗产开发项目,年营收增长 300%,获政府 “数字经济创新企业” 补贴 50 万元。
四、政策红利:张家口的 “低空经济大礼包”
资金补贴:
首次获证企业:给予 1-3 万元一次性奖励;
设备更新:采购符合张家口气候的无人机,按购置金额 10% 给予补贴(最高 50 万元);
场景开放:
冬奥场馆群:可申请常态化航拍许可(需通过国安审查);
可再生能源基地:允许无人机在张北风电、光伏园区进行巡检(需接入电网监控系统);
跨境合作:
中蒙俄经济走廊:持证企业可申请 “跨境飞行临时许可”,参与中蒙联合草原防火监测等国际项目。
- 2024/03/21UOM执照的有效期正式变更为6年
- 2024/06/13民用无人机运营合格证特定类和审定类
- 2024/12/24无人机服务公司需要什么资质
- 2025/02/08无人机巡检资质的详细申请流程
- 2024/04/17安徽民用无人机运营合格证办理流程
- 2024/12/10无人机适航证书办理
- 2024/05/17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介绍
- 2025/02/24广州铁科智控获批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