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忻州市的五台山麓与汾河之畔,无人机产业迎来历史性突破。近日,忻州市一家无人机运营企业顺利通过民航管理部门严格审核,正式获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,这是忻州市首张此类资质证书,标志着当地无人机行业从此迈入规范化、专业化、产业化发展的全新阶段。
一、资质落地:行业 “大考” 背后的全链条升级
自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实施以来,无人机运营资质申请成为检验企业综合实力的 “试金石”。忻州市企业主动迎接挑战,在人才、设备、管理三大维度展开系统性升级:
人才梯队构建:组织核心团队参加民航局认证培训,打造了一支由 15 名持证飞手、5 名专业技术工程师组成的精锐队伍,人均飞行时长超 500 小时,具备复杂环境下的应急处置能力。
设备迭代升级:累计投入 300 余万元,引进多光谱无人机(支持农作物健康监测)、系留式无人机(长时续航巡检)、物流无人机(载重超 50 公斤)等 10 余类专业设备,硬件水平达华北地区领先标准。
数字化管理体系:开发 “低空智慧管理平台”,集成飞行计划申报、实时数据回传、风险预警等功能,实现从任务规划到执行落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,管理效率提升 40% 以上。
二、多元应用:无人机赋能忻州特色产业
凭借技术积累,忻州市无人机已在农业、文旅、生态、民生等领域展现显著价值:
智慧农业 “新耕力”:在岢岚县、河曲县开展无人机植保作业,年服务面积超 8 万亩,通过变量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 25%,助力岢岚红芸豆、河曲海红果等地标农产品绿色化生产。
文旅融合 “新视角”:为五台山景区提供航拍测绘服务,建立三维数字模型,辅助文物保护与旅游路线规划;在雁门关景区试点 “无人机导览”,游客可通过 APP 实时查看空中视角的景点讲解。
生态监测 “新利器”:参与黄河流域(忻州段)生态保护项目,利用热成像无人机监测河岸植被覆盖变化,累计发现非法采砂点 3 处,为汾河、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。
民生服务 “新场景”:在繁峙县开展 “无人机 + 快递” 试点,为偏远山村搭建空中物流通道,单程配送时间缩短至传统运输的 1/3,有效解决山区物资配送 “最后一公里” 难题。
三、未来规划:从 “单一运营” 到 “全链生态”
获证后,忻州市将以资质为支点,构建 “应用拓展 + 人才培育 + 产业集聚” 的低空经济生态:
场景扩容:计划 2024 年新增 5 条无人机航线,重点布局光伏电站巡检(服务神池、五寨等新能源基地)、应急救援(与消防部门联合建立空中侦察体系)、智慧城市管理(违建巡查、交通流量监测)等领域。
产教融合:与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无人机产业学院,开设 “飞行操控 + 数据处理 + 行业应用” 定向班,年计划培养专业人才 100 名以上,缓解华北地区无人机技术人才短缺问题。
政策扶持:出台《忻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扶持办法》,对无人机企业研发投入、航线拓展、就业带动等给予最高 200 万元补贴,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,目标 2025 年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。
四、行业影响:晋北低空经济的 “忻州样本”
业内专家指出,忻州市首张运营合格证的落地,具有三重示范意义:
区域突破:打破晋北地区无人机资质 “零记录”,为朔州、大同等同类型城市提供资质申报与产业培育的参考路径;
业态创新:将无人机应用与忻州农业、文旅、能源等特色产业深度绑定,探索出 “无人机 + 传统产业” 的转型升级新模式;
安全示范: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管理,实现飞行事故零发生,为华北地区无人机安全运营提供可复制的管理经验。
从 “晋北粮仓” 到 “智慧天空”,忻州市正以无人机运营资质为起点,在黄土高原上勾勒出低空经济的新蓝图。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技术应用不断深化,这座古老的边塞之城,有望成为华北地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明珠。
- 2024/07/17企业办理无人机运营合格证有什么用
- 2024/08/19“1+X”证书制度《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
- 2025/01/22公司从事无人机业务的要求条件有哪些
- 2024/04/22西安市发布了首份涉及无人机“非法飞行”行
- 2024/01/25无人机运营合格证如何办理?
- 2025/02/21农业领域无人机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
- 2024/09/26北京无人机运营合格证办理流程
- 2025/01/24哈尔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办理流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