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省对于无人机行业政策的支持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
建立协同管理机制:全力推动 “一个标准、一个平台、一套规则、一张网” 建设,推动建立多部门参与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。
推进空域释放:强化与军队和民航部门对接,协同推进全省低空空域分类划设和使用改革,为无人机飞行释放更多空间。
打造服务平台:按照 “统一建设、统一运营” 的原则,加快建设低空飞行服务平台,积极推进公安、工信、应急、气象等相关部门平台与低空服务平台互联互通、信息共享。
开展试点工作:持续做好南京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、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(太仓)建设,积极支持相关设区市争取城市空中交通管理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(试验区)等国家各类试点。
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
完善地面设施网:指导各地做好基础设施布局规划,统筹布设站点,适度超前布局各类起(备)降场(点)、充电场等配套设施。
建设智联信息网:创新利用北斗数据链、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、5G/5G-A、通信感知一体化、低轨卫星等技术,有序建设通信、导航、监视、气象和情报等设施。
构建数字底座:持续优化实景三维江苏数据,有序推进构建低空空域数字孪生系统,逐步形成全省低空数字底座。
增强低空产业创新能力
加强技术攻关:引导头部创新主体攻关核心技术,加快推动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国产化,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。
打造创新平台:高水平建设既有全国重点实验室,鼓励低空经济优势单位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,培育一批省级重大创新载体。
增强企业创新力:鼓励龙头企业发挥资源整合能力,联合高校院所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打造一批集前沿技术攻关、重大产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地。
打造低空制造产业高地
推进产业链建设:依托各地低空产业基础,充分发挥南京、苏州、无锡、常州等航空制造业优势,打造贯通上下游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空制造重点产业链。
培育领军企业:依托现有航空航天产业优势企业,围绕全链条进行联合、整合,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。
打造特色园区:积极培育打造一批覆盖技术研发、生产制造、运营保障等业态多元、特色鲜明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区。
招引产业项目:鼓励相关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打好 “有链强链、缺链补链、上下延链” 组合拳,推动形成低空经济产业聚集效应、规模效应。
积极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
扩大物流应用:开发通用航空物流服务,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或企业积极开展低空物流配送业务,支持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下探索建立低空即时配送网络。
拓展公共服务:全面有序拓展应急救援、医疗救护、农林植保、国土测绘、城乡治理、公共安全监管、生态环境、气象,以及电力、江河湖库、交通线路巡检巡查等领域应用场景。
丰富文体旅游:依托特色旅游资源,开发景区、度假区、主题公园等低空旅游消费市场。建设一批特色航空飞行营地,支持发展群众性航空运动休闲活动,鼓励各地积极承办各类航空体育、无人驾驶等活动。
开发特色场景:以场景 “化” 产业、场景 “育” 产业为方向,充分发挥江苏省资源优势,探索开发特色应用场景。稳妥有序推进城市空中交通航线网络布设,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 evtol、直升机等城市空中交通场景应用。
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
提升安全保障:统筹安全与发展,构建安全管理机制,明确各方管理责任,提升飞行安全保障能力。加强对低空违规飞行、利用无人机实施违法犯罪、违规使用反制设施等行为的监管、打击。
提升审定服务:争取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在江苏省设立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。支持相关高校、园区、企业和院所先行先试,建设低空飞行器适航服务平台,积极参与适航标准研究。
提升检测维修:加快布局质量检测平台,构建综合检验检测体系。建设一批适应多样化需求的试飞测试基地。支持飞行器制造、专业航空维修机构等企业拓展直升机和无人机的维修、改装等业务。
强化人才培育:研究制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支持政策。推动在苏高校科学设置低空经济相关学科专业,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。积极开展无人机操控、通用飞机飞行等培训。
此外,江苏省还通过加大财政金融支持、加强统计监测分析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等措施,为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。
- 2024/03/20哪些企业要办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
- 2024/08/30无人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怎么考
- 2024/10/08中电信数城科技公司获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
- 2024/07/17上海企业无人机运营合格证如何办理,需要什
- 2024/07/18你还不知道无人机证件怎么选?
- 2024/04/25大疆无人机驾照怎么考
- 2024/11/07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唯一产品识别码强制性国
- 2025/02/19雄安兴元成功取得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